2023-11-01 | 已閱讀數(245)
112.11見緣起即見佛-八正道04
〈正命〉
正命就是正當謀生的方法。首先,養活生命的賺錢方法,不可以觸犯五戒,否則會為眾生帶來痛苦;第二,謀生的方法也不可以間接促使他人犯五戒,因為這樣也同樣會帶來痛苦。這種不傷害其他眾生的原則只是道德的本份而已。
進一步來說,更應該要保護眾生,使之離苦得樂,這就是護生。也就是說諸惡莫作只是守道德本份,眾善奉行才能更積極幫助眾生。每一個人都是社會的一份子,我們應該努力工作,服務人群,對社會負責,要有公德心。出家人也有其本分工作,那就是努力淨化眾生的心靈,多多弘法利生,才無愧於接受供養。
方丈上人&慧空住持
〈生命高貴的情操〉
「我此生的任務課題是什麼?」無論是「為人妻、人母、人子」做好自己的本分角色,我在這個角色裡面發揮正向的力量及意義價值呈現出來。
好比說,把媽媽照顧好,很祥和的陪伴他們到終老,也是我們的生命任務課題,生命的意義價值所在;又如,出家修行在僧團好好依八正道修持,袈裟披到臨命終,也是出家生命的意義價值。不論出家或在家修行的意義價值,不論為人妻,為人母的意義價值,身為宗教領袖的意義價值,其實各有不同;不必然每個人都有偉大的目標,但是,都能去發揮它真正生命高貴的情操,這也是「正命的意涵」。
早期,學八正道時所認知的「正命」,真的只是很簡單理解為「正當養活自己生命的方式」,不要去做那些殺豬宰羊的工作,不要去做詐欺或毒害他人的工作;因著上人的指導才了解到「正命」深刻的生命任務課題與意義。
學員菩薩們分享
深深感受有善知識的引導,真的是可以改變一個人的習性。
偶有一些在家眾會戲謔地跟出家眾說:「酒肉穿腸過,佛祖心中留」喝酒吃肉有什麼關係! 電影「濟公」都是這樣。事實上這句話是有典故的;明末清初天下戰亂,破山禪師在殺人成性的李占春(將軍)攻佔城後,為了救度一方生靈,破山禪師要求李將軍戒除不必要的殺業。李將軍見破山嚴持戒律,不食酒肉,德高望重,不屑他的修持;就對他說:「你只要吃肉,我就不殺人了。」破山立刻與李訂約,不惜破酒肉之戒,因而整座城池的人民都救下來了。破山禪師了解當下情況,他甘願破戒!但心中無染,才有「酒肉穿腸過,佛祖心中留」這句話流傳。
我們常常持戒律,不能不知道戒律的本質是為了保護人,是為了救人。如果不知道這個「戒」的原因,只把「戒」當作是一種規範「服從」而已,那就失去「戒」的本質意義!
(按:發號司令成性的將軍:你要求我不要殺人;那我反過頭來,要求你「破戒」。「我見」很大的人,總想主宰、操弄他人)
慧空住持
「戒的精神」事實上是回到真正的「自利自他」,就是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」,如果離開了這個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」的本質,那你這個「戒」就沒有意義。你如果說持這個戒,堅持「打死我,都不要犯戒」,就眼睜睜看全城的人被殺害,失去了慈悲心,那就是真的是「戒禁取見」,就是非善法了。所以,破山禪師的確做到「護生」,還好大家都可以去了解到所謂「戒而無戒」,就是能看到「戒的本質」「戒的精神」,而不是死守戒條,這很重要!
〈「啟發自覺」是教化的核心〉
方丈上人& 慧空
在監所教課時,我盡量不喝水,避免跑廁所。相較之下,聽課的同學,邊上課邊喝茶(利尿),又邊跑廁所,干擾上課;主管直搖頭,但也尊重我的教化管教方式。(一般來說,主管會喝斥「要上廁所,中場休息大家一起去;上課不許去。)
我上課不喝水的原因,重點是「不用跑廁所」,要做榜樣給收容人看。協同我教課的徒弟,一直不懂我的用意,怕我渴,一直要我「喝水」,以為這樣對我很孝順,是在照顧我,都沒想到我若喝水會需要去上廁所,因此破壞整個教化的功能。
這些人在監所一直受到命令的限制,自覺力很弱;我就是以身作則,要誘發他們的覺察,以及反思,這種教化是最有效的。讓他們透過看聽,能有感覺;有的收容人知道我的意思,就會忍起來。漸漸地,若能引起大家的共鳴-自覺,那就會自發的改變行為。能讓他們感動,願意自動改變上課態度-上課不要去尿尿,教化才會有效!
高人類,能夠了解別人的立場,「站在別人的立場」去想;一般人那種濫慈悲,不懂得輕重緩急,眼睛不懂看,耳朵不懂聽,沒辦法發揮智慧跟慈悲啦!
〈活著?意義價值〉
從生命基底來說:「活著」就是最根本的意義價值;因為大家都想活。
但,哲學家海德格說「生命是向死存在」;因為終究是死,那生命終究有什麼意義?
從佛法的認知來看生命,其實是「不生不滅」的諸法實相,沒有真正實體性的生,也沒有真正實體性的死亡斷滅啊!
正知正見生命真相的「緣生緣滅」,「死-一期生命緣滅(散)之後,潛留因緣業報的『業識』,待『業識』跟『名色』因緣又和合了的時候,又『緣生』了;所以,沒有斷滅的死亡」。
因為,你緣生緣滅「有生滅」就有輪迴,有輪迴就會被過去「造業」,現在「受報」所束縛,是看不到當下的;當下都不知道,一直繫念「昨天發生什麼事,明天我計畫要怎麼樣」,那當下什麼事都不知道的話,心不斷被過去的顧念、未來的擔憂妄想,種種貪瞋癡所纏縛,不得解脫,輪迴生死。
既然是因緣生因緣滅的生死相續,那「活著」的本質,就在當下。無數次的當下、當下…,相續成一生一世,乃至萬世,都是當下、當下!
「當下」的生命也是「緣起無自性」,可變性、可修性;沒有實體性的生,也沒有實體性的死,就是因緣生滅,因果業報相續的變化流轉。重要的是「當下」是善?惡?清淨、寂靜? 因為當下身口意行造作的因緣會相應過去潛留的業識種子,召感業果現行。正知正見生命的實相,原來在因緣業力的作用下呈現,「哦!原來我活著,可以認識到真相!」我來活這一遭,太有價值了!可以「開法眼」可以修「證二果」太有價值了!可以成就「般若智慧」讓生命良善、清淨、和諧、無諍;行善又不執取,若一執取就會染著,「染著」就不清淨。所以,只有真正的清淨、良善,又不執取,才會成就「般若波羅蜜」,「成就涅槃」永斷貪瞋癡,究竟苦邊。你會發現這是「活著」最無上的生命意義價值!
所以,「真正的幸福」是毫無執念!活在當下(而當下也不可得)。所以,他無著、無念、不瞋、不恨、不貪;貪瞋癡都不會讓它生起來(不生,當然就不滅),他處於一個當下的涅槃狀態。而「涅槃」也不可得,「大涅槃」了;活在當下不生不滅,真如心性的呈現。
<- 收合全文>